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

<十年之交

听说童年的友谊是最单纯的。

有人从小学开始同班,中学七年同班,一直到大学都还是纠缠不清,甩也甩不掉——恐怖的命运,据说无奈之下只好成为至交。

多数人都有从小学一直要好到中学的好朋友吧。
拥有相交相惜超过十年、像亲手足一样的朋友是什么样的滋味呢?

不太清楚。因为我没有那个连续的十年。
十年,其实也不太长啊。

小学同学结婚了,本来觉得好像应该要去做姐妹凑热闹一下的(也以为他们有把我算进去),结果只有一句“呃,我们不知道你可不可以,所以没有预你……”
没关系。我哈哈两声说我明天早上不去的话可以吗,明天晚上见——其实还是有一点介意的。被排除在外。

但是说实在我和新娘也没有很熟。做姐妹的都是她超过十年的好朋友啊。我和她,不过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同班同学,之后也没有什么交集。基本上除了‘从小就认识’,关系很生疏。

小学时期的人际关系,对我来说几乎不在回忆里带任何的重量。我记得小一至小三曾有非常要好的朋友,我们形影不离,从来没吵架(还是三年太短来不及吵?)。小孩子间流行的‘我不帮你好’,从来没有从我们口中出来过,任何‘帮派’吵架,都是我们作和事佬……我只记得这些。

然后pts让我直上五年级,插入完全陌生的班级。虽然堂哥也在班上,但他几乎没怎么照顾我啊(囧)。开始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怎么融入他们。他们就像bond很强的molecule,已经稳定了,我这个内向害羞(那时候的确是)的原子怎么也无法加入。而三年级以前的好友,不知怎地也渐渐淡了(或许是相处时间太少了吧?)。

后来虽然比较熟了,表面上和大家相处得都不错,依然有一道无形的墙让我选择把自己关起来。那道墙就是我和黄二都很讨厌的‘你还小你不懂的啦’。哈。那样轻轻一句话就把我排除在外的感觉,我到现在都还记得(当然现在无关痛痒了)。我是那么的敏感啊(同时也很记仇……)。

是这一些,让我当时没有机会和同学交心,还是其他的,比如我娘的苛政?我坚信友谊必须‘有福同享有难同当’才能深厚。但放学立刻回家是俺娘定下的条例,和朋友逛街?有何益处?坏人多,免谈!去旅行?贵、太危险,免谈!除了在学校一起学习,我什么时候和朋友到处混过了?

另一重要原因,是因为自己太怪咖。好啦,是个性别扭。追潮流,我反。追明星,我逃避。爱漂亮,我嗤之以鼻。仿佛那么做才有优越感,才能够抹杀因孤独而生的自卑。(看,不是被嫌弃啊,我只是还没有遇见自己的类别。我只是,和他们话题不太一样而已)不是唾弃迎合,只是怕,要是真那样做了还是融入不了,我会绝望。

又或,不要怪别人,怪我自己没有用心维系。

总之真是恶性循环啊。

我一直都感觉自己是在外围冷眼旁观的,直到中学毕业后居然有一点解脱的感觉。没有人应该被责怪,大家都不够成熟。可能像我娘讲的那样,真正的我让人很有压力吧,所以甭和我深交。

其实十年又怎样,关键又不是在于交往的时间长短。还记得我在鼓队的第一次的分享聚会哭了(仅仅落泪哽咽罢了,没有稀里哗啦),说我终于在那里找到了归属感。是的,那是发自内心的,终于觉得可以掏心了。像怀里抱着一大袋金币的人,随时提心吊胆怕被抢劫,紧张兮兮地在可疑的人潮中走了太久,终于进到守卫森严的城堡里面……(可以这样形容吗?囧)

大学里什么类型的人都有,要找到同类,还难吗?离开家了,可以自由地和朋友混(混到怎么烂都随你),还怕不够熟悉吗?

感谢琴,把我的脸皮训练得蛮厚的,才会那么勇敢地去碰壁,去重新相信别人,同时准备被伤害(大不了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啊)。衷心地感谢她,她的 出现仿佛是我人际关系的转机。

没有十年又怎样?冬菇、老陈、无止欠……等等,我的队友们,五年就够了。不。一年也够多了(给晓君)。

有你们我就满足了。小学同学无论如何对我来说还是太遥远啊,也不奢望了,毕竟我没有付出过,也没有用心维系过。

报告完毕。(舒畅了,平衡了)

7 条评论:

  1. 黄一同没有跳班,是好事吗?
    (虽然我觉得她如果跳班照样是大姐大)

    回复删除
  2. 谁知道。她锋头酱劲。昨天生闷气,今天完全庆幸。还好我没有去,那些兄弟真的不是人来的,是狼,色狼。

    回复删除
  3. 之前想留言的,但搁下了
    我是插班生,又是跳中一的。所以, 我都没有那种“从小一开始就一直同班”的那种朋友。...一开始进中一,是有点不适应的,功课下滑,也没有几个朋友...

    回复删除
  4. 真是一段摇摇晃晃没有安全感的日子呢~>.<

    回复删除
  5. 當兄弟的都是嫁不出的

    回复删除